股骨头坏死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经病发热特点浅析 [复制链接]

1#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而发热特点却因疾病、疾病发展的时期或个体差异而各不相同。病因和诊断明确是控制发热和改善疾病整体预后的必要条件,然实际临床中存在大量查因不明的“发热待查”病例,给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中医认为小儿体属纯阳,热病最多。如何采取更多样有效的干预措施治疗热性疾病,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关键问题。

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医是辨证论治。

西医在面对一个高烧患者,他们先用退烧药,退烧药不行,就动用激素。非典时期,大部分高烧患者,就是这样被治成股骨头坏死的。

那么,同样的发热问题,在中医看来呢?医圣张仲景是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的呢?张仲景把发热分作六种类型。准确的说应该是仲景把万病根据他们的发病特点分为六种。以六病来统万病。

即太阳病的发热。阳明病的发热。少阳病的发热,少阴病的发热。太阴病的发热。厥阴病的发热。

如果病人是少阴病的发热,医者反治阳明,能退烧吗?当然不能,所以白虎汤不是中医里面通用的退烧剂。以前就遇到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用了石膏后,不仅没有退下烧,反而烧得更高,医院用激素才退下烧。我说那不是阳明病的发热。

如果病人是阳明病的发热,医者反治少阴,用四逆汤能退烧吗?当然不能。

辩清了是六经中的哪一经的发热,再对症下药。结果就是迅速退烧。

医者临阵能迅速辨别是六经中的哪一经的发热。这个就叫做“临阵能力”,这种临阵方法,叫做六经辨证。一个发热可以分成六种类型辨治,这就是仲景学说与西医的最大的不同。所以说万病不出六病的范畴,六病统万病。

没有用凉药退烧,和用热药退烧的区别,只有药物对症----迅速退烧,和不对症----高烧持续的区别。西医激素退烧不在论述之内。

空说无评,《伤寒论》部分条文引述如下:(注明,只是一部分)

太阳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汤。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汗出,小柴胡汤主之。

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汗出而喘,脉弦数者,竹叶汤主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阳明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在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

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发热潮,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也;但头汗出,身无汗,

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茵陈蒿汤主之。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

宜下之;脉浮大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痉病,本属太阳,若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宜承气辈与之。

太阳病二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阳明也,调胃承气汤主之。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

阳明病,发热十余日,脉浮而数,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之。

少阳病的发热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太阴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芩甘草汤。

吐利发热,脉濡弱而大者,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主之。

少阴病的发热

伤寒,身*、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子细辛汤主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厥阴病的发热

(伤寒)传经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吐蚘者,宜乌梅丸。

《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医学基础理论,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首次全面论述外感热病及其诊治规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高度概括了外感热病纷繁复杂的临床病证,长期以来有效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1、六经及六经辨证体系六经理论渊源于《*帝内经》,《素问·热论》将外感热病临床症状的部位分布同六经循行路线联系起来,提出了外感热病发病后依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顺序依次相传的规律。而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范畴则是在借鉴了其六经相传的思路基础上发展而来,包含了六经所属经络及其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双重内涵。发热作为外感热病的主要症状,在《伤寒论》的六经疾病过程中因病位、病时之不同而各有特点。《伤寒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详尽的症状描述对比,精准的临床辨证施治,被后人广泛用于外感热病的诊治中。 2、发热之六经辨证2.1 太阳经发热太阳者,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为人体之藩篱,外邪侵犯,太阳首当其冲。太阳病均自外感,发热为表热,多兼表症。《伤寒论》太阳病提纲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虽未提及发热,应为省文法。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前者为太阳中风证,后者为太阳伤寒证。中风者,营阴内弱,腠理舒张,发热汗出,伴见恶风或恶寒,宜桂枝汤。伤寒者,腠理致密,营卫气足,风寒之邪袭表,卫阳被遏,不得伸展,则恶寒,正邪交争,所以必见发热;而发热或未发热,必有恶寒,治宜麻*汤。太阳经两大证型的发热特点为与恶寒并见,前人言:“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治以解表。而23条、25条太阳病发热恶寒如疟状,为太阳病表邪未解,邪郁肌表之症,治疗仍需发汗,选方桂枝二麻*一汤,用药仍不出桂枝麻*之外。太阳经发热临床最为多见,结合其它外感症状不难鉴别。
  2.2 阳明经发热阳明者,胃与大肠也,其病多由它经传入和阳明自病。条“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可见发热为阳明经病的常症、主症,性质为里实热证。总病机为“胃家实”。阳明初病,充盛之气血运行受阻,愤而发热,病在气分,治宜清解;气机受阻日久影响推陈出新,饮食糟粕停滞,发为积热,治宜通腑。前者多称经证,后者多言腑证,腑证多由经证发展而来。
  2.2.1 阳明经证条“发热无汗,呕不能食,反汗出濈濈然”,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阳明发热,微汗连绵不绝。其发热汗出为炽盛之邪实内郁,破*窍而出,是邪气自寻出路,机体自我调节的正常反应。治宜清解里热兼以益气生津。然汗出连绵不绝,携热外出,可致热势不高;汗出久则伤阳损阴,而见口渴,恶寒等症。如条“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条“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类似太阳经证,需注意与太阳表症相鉴别。太阳病必见表证,发热汗出而愈,阳明病则不见表证,且汗出连绵不止。
  2.2.2 阳明腑证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味承气汤主之”,条“其人多汗……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肠腑实热燥结的程度由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到大承气汤依次增重。蒸蒸发热指热从内达外,热出急迫,较之阳明气分发热明显加重。小承气汤发热似潮汐,按时而致,虽未提及热的程度,但有多汗,大便必硬,谵语,可见伤津更重,肠腑实结已成,甚或热浊上攻,扰动心神。大承气汤直言七八日不大便,腹满痛,必有燥屎五六枚。而调胃承气汤虽蒸蒸发热,但并未明确提及便干,便秘,便难等,只言“腹满而喘……身重。”刘渡舟在《伤寒论全解·阳明篇》中说:“调胃承气汤治燥热在胃”可见肠腑之实结尚未形成,只是胃肠积热,气机不畅。
  阳明经热乃大热,实热,伴自汗出,邪热由轻到重,由经到腑,并一步步形成燥屎内结,腹痛,谵语,不能食等。条“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明言阳明腑证的热型必是潮热。病初发热与太阳病可借汗出不解而甄别。
  2.3 少阳病发热少阳者,一阳也,居于阴阳表里之间,转枢内外。少阳为病或自经受邪,或太阳传入,或为三阴病转出。少阳病提纲:“口苦,咽干,目眩也。”虽历来惹人争议,但亦可对少阳病症状特点窥见一斑。口苦为少阳胆腑郁热上蒸,而眼目则为少阳经脉起始之处,说明少阳病的临床症状经、腑证均为常见。少阳治疗最易和法,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96条“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小柴胡汤主之。”条“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条“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往来寒热……。”少阳发热的特点为往来寒热,且伴见症状多样,无一定之规,这与少阳经本身的生理特点有关。人体六经以阴阳相分,由阳到阴,少阳经阳气最弱,处于阴阳过渡阶段,成为由阳入阴,由阴出阳的必经之路。少阳受邪,其正气与邪相争,时正气强而出于阳,正盛则发热;时正气弱而入于阴,邪盛则恶寒;邪正相争,互有胜负,寒热交替,休作有时。其伴随症状或为少阳气盛,胆热舒张之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除此尚有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三阳经均有头痛发热,头痛连项背,发热恶寒,脉浮,则在太阳之表,汗解;头痛前额,发热脉大,阳明,清下;头痛居两侧,发热而脉弦病在少阳,和解。少阳发热的特点为寒热往来,多伴见少阳经腑证候。
  2.4 三阴经发热外邪侵袭人体,病性会因体质不同而转化,六经病亦如此。邪入于阳,合阳经多气多血的特性,多从热化;邪入于阴,合阴经特性多从寒化。因此三阳经多见热病,而三阴经多见寒病。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可见阴经即使有热也热势不高。
  2.4.1 太阴经发热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属湿土,多为寒湿之证,但寒无热;倘若太阴有温热之象则为疾病向愈的表现,如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此为太阴阳气来复,脾主四肢,散布阳气于四末。
  2.4.2 少阴经发热少阴病提纲证:“脉微细,但欲寐也。”一派内敛之象。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说明少阴病正常无发热现象,发热则无外3种情况:(1)阴寒极盛,虚阳外越:如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通脉四逆汤主之。”(2)脏病转腑:如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3)阳气来复,阴寒渐退,疾病向愈:如条“少阴病,……手足反温,……必自愈。”条“少阴病,……手足温者,可治。”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以上3条和条可鉴别少阴发热的真寒假热及疾病向愈证,前者手足逆冷,后者手足温。无论少阴病其它症状如何,但手足温,便可救。少阴病热证为阴虚内热,无条文记载,可兼见发热症状。
  2.4.3 厥阴经发热
  厥阴为六经中最后一经,同少阳类似,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性。故临床发病多易寒易热,然无论其寒证热证均无发热,只有当正邪较量,疾病欲有转归之时方见。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条“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条“厥五日,热亦五日,……不厥者自愈。”条“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条“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可见发热和寒厥相继出现为其特点,热、厥相当或热多厥少疾病向愈;热少厥多,则病进。
  3 讨论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证候表现之一。中医认为发热是正邪交争的结果,现代医学认为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增强体质,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的痊愈。但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具有“肺脾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外邪侵袭或内伤杂病都可表现为发热,且易出现高热惊厥、抽搐等心惊和肝风病症;更因正不胜邪或大热后耗伤气阴、阴阳双损,形成虚证,重证,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小儿发热,可根据外感六淫、内伤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治疗。
  太阳经发热多在疾病初期,与恶寒并见,热势高低不定,伴见鼻塞、流涕、头痛等外感症状,治宜解表,儿科常见病初期大多可依此辨证。阳明经发热多在病程的中后期,潮热汗出,伤津则烦热,口渴;热势汗出不解,发展为阳明腑实内结,腹满,腹痛,屎硬,肠腑不通,肺气肃降失常而致咳喘等,治宜清解气分实热或通腑泻热。少阳为阴阳转枢之经,病于半表半里之位,多处于病程中期,往来寒热为其特点,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可伴见口苦、咽干、目眩等胆经和胆腑证候。少阳病多兼夹太阳表证和(或)阳明腑实,称“三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治疗上应注意解表、和中和泻下的先后次序与侧重点。太阴阴中之至阴,纯寒无热;少阴为阴阳水火之脏,病可从热化,为阴虚内热之证。《伤寒论》虽未提及此二经发热,但结合临床实际,太阴可有气虚发热证,其热不甚,时发时止,手心热于手背等;少阴可有五心烦热,口渴喜冷饮、脉细数等阴虚内热等多见于内伤或外感热病后期。厥阴病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热厥和寒厥相继出现,互相转变。有人认为“厥”实际上是现代医学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发展至最后阶段,出现感染性休克而致微循环障碍的一种表现。高排低阻型休克即暧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即冷休克,与厥阴病的热厥和寒厥极为类似。热厥向寒厥转化过程中往往出现寒热错杂的复杂情况,辨证要慎重,治疗当遵循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伤寒论》的某些发热描述,与现代医学的热型有相似之处,如:不规则热与太阳病发热,间歇热与往来寒热,双峰热与热多寒少、日再发,弛张热与潮热,稽留热与蒸蒸发热等。现代医学的不同热型多有温度限制,但《伤寒论》的发热并无量化描述,而以个体主观感觉为基础,更多的是对疾病整体情况的评估。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诊断病证,应准确认识六经病的各自发热特点,伴见症状,整体思考,而不能简单套用现代医学的某些检查或测量结果。清朝伤寒名家何秀山曾言:“病变无常,无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深入认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可以指导发热的诊治,同时对临床各科疾病亦有裨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