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酒精依赖一种潜在危害巨大的精神障 [复制链接]

1#
复方乌龙散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17/9325544.html

过量饮酒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误事,偶尔的小酌无妨,但长期频繁饮用则可能演变为酒精依赖。这种精神障碍极具潜在危害,然而许多人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酒精依赖的三大判断标准

持续渴望酒精:许多酒精依赖者并不自省,他们常在梦中出现饮酒的场景。甚至有些人在痛苦时,只需用酒精棉球轻轻一擦,便能感到内心的平静。

酒量的变化:随着依赖的加深,酒量似乎逐渐增大,从啤酒转为白酒,半斤变为一斤。然而,酒量的增加与下降都可能预示着身体的问题,尤其是肝脏的健康状况。最终,人们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不喝酒就难受,而喝酒又更加难受。

失去控制力:起初,饮酒可能只是一种休闲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可能会对此加以限制。这时,酒精依赖者可能会开始藏酒,并偷偷饮用,以避免与家人的冲突。他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失控的状态,一杯接一杯地喝,直到酩酊大醉,这已然成为一种疾病症状。戒断症状:身体对酒精产生依赖后,一旦停酒,会在到2周内出现手抖等严重症状,这是由于体内缺乏酒精所致。有些人甚至会出现昏迷或致命的后果。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晨饮”,即早上起来就喝酒,以补充体内所需的酒精。

社交孤立:酒精依赖者往往感到自己无用和丢脸,因此大多数人选择躲在家里偷偷喝酒,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

明知故犯:许多酒精依赖者明知继续喝酒会加重问题,但往往无法自控。他们内心渴望戒酒,但实际却难以摆脱酒精的束缚。

满足上述两条标准可判定为轻度酒精依赖,满足四条则为中度,而满足全部六条则可判定为重度酒精依赖。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戒断反应的具体表现。其中,酒精性震颤是最常见且症状较轻的戒酒综合征。它伴有易激惹和胃肠道症状,特别是恶心和呕吐,这些症状常出现在连续数天大量饮酒后、突然禁酒的次日早晨。患者会出现面部深红色、结膜充血、心动过速、厌食、恶心和干呕等特征性临床表现。患者虽然清醒,但常常感到紧张、易惊,难以入睡,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提问往往不愿回应,甚至可能对粗暴或威胁性的言辞产生反应。他们可能还会出现轻微的时间定向力障碍,即对饮酒后几天内发生的事情缺乏记忆,但整体而言,他们的意识是清晰的,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病情有着良好的认知。此外,酒精性幻觉症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戒酒综合征。这种症状通常在长期大量饮酒后突然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后24小时内出现,患者会体验到大量鲜明的幻觉,主要以视觉和听觉为主。

另外,戒断性痫性发作,也被称为“朗姆酒发作”,是酒精戒断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症状。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长期慢性酗酒后相对或绝对禁酒的情况下。

最后,震颤谵妄是酒精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状态,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它是在慢性酒精中毒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急性脑病综合征,多见于那些持续大量饮酒的酒精依赖患者,也可能由外伤、感染等削弱机体抵抗力的因素所触发。常于戒酒或减量后的3至5天,患者会突然出现严重的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伴随着生动的妄想和幻觉。同时,他们还表现出震颤、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交感神经活动也变得亢进,如瞳孔扩大、发热、呼吸和心跳增快,以及血压的升高或降低,还有大汗淋漓等体征。

长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酒后兴奋型的患者在饮酒后可能出现话多、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摔东西、骂人、打人,甚至出现幻视、幻听等症状。其次,酒后嗜睡型的患者则容易在饮酒后入睡,从而误事。此外,长期饮酒还可能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导致手抖、心慌、肝硬化、酒精肝、肝腹水、小脑萎缩以及股骨头坏死等症状的出现。

从损害的角度来看,长期饮酒不仅对躯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精神和性格。酒精是一种小分子物质,能迅速到达全身各脏器,尤其是大脑。在饮酒后的短短0分钟内,酒精就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尽管身体在2到3个小时内能吸收酒精,但完全排泄酒精却需要长达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酒精的浸泡之中。神经系统方面,长期饮酒会导致肌肉不协调,表现为走路不稳、协调性差,同时还会出现反应迟钝、自控能力下降等问题。此外,酒精依赖还会引发性格改变,如工作不负责任、家庭关系恶化以及道德观念的沦丧。对于酒精依赖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首先,药物治疗是基础,旨在控制戒断症状、抑制饮酒冲动,并建立对酒精的厌恶性条件反射。其次,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同样重要,因为酒成瘾往往与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紧密相关。治疗的关键在于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在戒酒过程中,病人的毅力和家属的配合都至关重要。对于轻度的酒精依赖,门诊药物治疗可能足够,但对于重度依赖者,住院强制戒酒治疗和后续的康复治疗则是必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