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个二郎腿,却难倒了32岁的男子,只因小伙常年离不开“酒坛子”。前不久,武汉市民刘先生(化姓)走路时惊觉,脚一着地大腿根痛如刀割,不仅下蹲困难,坐下跷个二郎腿都费劲。就医后明确,刘先生嗜酒如命,多年来日日都要喝上“半斤白酒”,引发“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医院骨科采用“活骨头移植”对其进行了保髋治疗。目前,刘先生的髋部剧痛已逐渐消失,精神状态良好。专家提醒,酒不止伤心、伤脑、伤胃、伤肝,也能“啃噬”股骨头。34岁的刘先生(化姓)是一名汽配厂工人,平日在搬运与拆卸中忙碌。闲暇时常与工友们把酒言欢,养成了每天饮酒的习惯。这些年来,除了上班时小酌几杯,下班后有事没事也会喝上几顿。用他的话来说,平均每天能喝上至少半斤白酒。这样的惬意日子从一个月前戛然而止,刘先生时不时会感到大腿根隐隐作痛。开始只当搬运、走路太多所致,就医后被要求服药休养,但疼痛却愈演愈烈。2月16日,刘先生下床起身,脚着地的那一刻,大腿根的钻心疼直冲“天灵盖”,连多迈一步都令他直冒冷汗,上厕所都蹲不下来了。心知耽误不得,赶紧来到医院骨科。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周雪松请患者“跷二郎腿”配合检查,但这一简单的动作却痛倒了“七尺男儿”。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进一步的磁共振检查显示,处于股骨头坏死2A期。“你是不是经常喝酒?”面对周雪松的提问,刘先生惊讶道:“你咋知道啊!”并表示自己从18岁就开始喝酒了,尤其是近七八年,顿顿不离杯,每天起码半斤多。医生告知,这种喝法等同于把股骨头“泡在”近2吨的酒精里,再继续下去,髋关节就会全面“塌方”。最终,刘先生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酒精性坏死,右侧较重。收入住院等待下一步治疗。亚总骨科主任黄继锋表示,患者较为年轻,治疗目标应以保髋为第一原则,尽量延迟未来髋关节置换的时间。从左右两边股骨头坏死情况分析,右边重,左侧轻。较轻的一边可通过钻孔减压降低股骨头内压、促进骨内循环恢复即可;较重的一边采取“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移植术”。髂骨瓣是髂骨带有血管的骨组织块,是一块“活”骨头。与传统骨移植术不同,选择和切取的髂骨块保留进入髂骨的血管分支,保存血供及成骨活力,对减少骨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较好,但手术中必须做好“骨头设计”,取下的髂骨瓣不仅要“严丝合缝”移植到目标部位,也不可影响取骨部位的功能。征得患者知情并同意后,骨科团队在黄继锋的带领下,第二天便实施了手术。按照既定方案,医生先磨掉坏死的股骨头,随后从患者右侧切取带血管蒂的髂骨瓣,如同卯榫吻合工艺,将髂骨瓣嵌插在股骨头缺损处,血液被运输至此的同时,血运便得以重建。历经3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截至目前,刘先生已能拄着拐杖下床行走,负重下肢的疼痛感消失殆尽。“外伤(骨折)、酒精、激素等都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常见病因。”副主任医师李孝新介绍,股骨头的先天因素决定了为股骨颈供血的血管比较纤细,当大量酒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骨头内脂肪细胞增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痉挛。进一步挤压了原本就狭窄的供血空间,最终使得股骨头血供减少,久而久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调查数据显示,90%的非外伤性股骨头坏死与糖皮质激素和酒精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在饮酒诱发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中,以中青年男性居多。股骨头坏死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无论什么类型的股骨头坏死,都容易持续加重,导致致残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旦出现髋关节、膝关节疼痛、跛行等症状,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最后医生提醒,预防股骨头坏死,生活中要避免酗酒,尽量少喝甚至戒酒。加强髋部保护,避免受伤。(赵怡然 郭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