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准扶贫在三湘沃野田畴织锦绣新化 [复制链接]

1#

▲新化*精种植基地

▲新化县水车镇田家村百合种植基地

▲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

刘宇慧刘明

71个贫困村出列,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6.84%降至0.77%……这是截至今年11月,贫困大县新化交出的脱贫攻坚“答卷”。

“答卷”背后,是一个个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产业园区,是一片片葱郁繁茂的茶园、果园,是一家家生意红火的民宿和农家乐,是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放眼梅山大地,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处处是希望在升腾、幸福在绽放。近年来,新化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紧紧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营造“渔场”。如今,“产业之花”已经开遍这片湘中宝地,产业扶贫正以昂首阔步之势扛起攻坚大旗,领跑脱贫加速度。

科学规划“扶贫菜单”求出最优解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发展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近年来,新化结合县域特色确定了“3+5+2”扶贫菜单,即集中培育茶叶、中药材、油茶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肉牛、新化水酒、白溪豆腐、特色果蔬、稻田养鱼五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各乡镇、村确定了“1+2”(一个主导产业、二个特色产业)扶贫菜单;贫困户“1+N”(围绕全村的主导产业,按照“一户一策”原则自主选择发展种养产业),即贫困户可围绕全村的主导产业,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通过“点菜”自主选择扶贫项目,帮扶部门提供“配菜”并跟进后续帮扶,*府“买单”促进全面精准脱贫。基本做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

据新化县农业农村局*组成员、总农艺师胡利民介绍,根据产业“扶贫菜单”体系,年—年,全县共实施村级主导产业项目个、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3个,共发放奖补资金3.39亿元,除今年新录入的部分贫困人口外,实现了贫困人口全覆盖。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预计),年增长11.2%。

“扶贫菜单”体系也让县里的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近三年来,全县新扩茶园1.81万亩,达到8.01万亩;新扩中药材2.8万亩,达到18.5万亩;新扩油茶林1.1万亩,达到14.6万亩;新扩水果2.73万亩,达到19.93万亩;常年稻田养鱼面积15万亩左右。

水车镇的田家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由原田家村和原米家村合并而成,全村人口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达到了35.2%。村里地形复杂,山高路陡,人均耕地不到0.4亩。俚语“田家无田,米家无米”是之前村庄的真实写照。

扶贫工作组与村干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商量制定了百合+南竹+山胡椒的“扶贫菜单”,因地制宜发展一揽子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今年村集体种植了30亩百合,至少产生20万元的村集体利益,解决了15户贫困户就业;南竹加工厂产生了30余万元的产值,解决了22户贫困户就业;山胡椒油提炼加工厂房也产生了一定效益。

11月24日,田家村年产业分红会议在该村村委会举行,这是该村第一次集体分红。领着人均元的分红,贫困户卢美莲喜笑颜开,“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笔者注意到,在《新化县年度贫困村退出公示》中,田家村已赫然在列。

铸造品牌山乡村野飞出“金凤凰”

站在槎溪镇油坪溪村的山坡上,举目望去,起伏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今,村民们看着这些连片的山林,会情不自禁嘴角上扬,因为这山林之中藏着村民们埋下的“*金”——*精。

新化是中国多花*精主要产区,自古有采挖、种植和食用*精的传统。但“新化*精”飞出大山,飞向全国、飞往世界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这要得益于县委、县*府和有关部门对品牌的建设支持。

据介绍,近年来,新化将*精作为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县财*安排专项资金万元,用于扶持产业做大做强,还专门成立“新化*精”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制订*精产品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强化品牌保护和管理,并利用悠久的*精药用、食用历史和丰富的林下仿野生种植经验,大力发展*精的种植、加工、产品开发等一条龙产业。

年,湖南省中央财*林业科技推广资金项目技术培训班在新化县召开,新化县林下种植*精的影响力得以扩大。

年8月,第一届湖南*精高峰论坛在新化县举行。同年9月,“新化*精”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年7月,第二届湖南*精高峰论坛在新化县举行。开幕式上,中国林学会学术部主任曾祥谓将“中国*精之乡”的牌匾授予新化,新化*精“走红”全国。

新化县绿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毅中告诉笔者,随着“新化*精”品牌在全国打响,公司的销售额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全国各地来新化学习参观*精种植、要求供应*精种苗、商品的团队络绎不绝,*精供不应求。品牌的崛起让产业得到发展。据介绍,目前,新化县从事*精产业的合作社和企业已达家,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今年约有35个*精产业项目与名贫困人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带动近万人脱贫。

和*精一样盛名在外的还有新化红茶。新化地处雪峰山东南麓,生产生态有机茶得天独厚。新化红茶作为百年名茶,曾与“祁红”、“滇红”鼎足而立。五代毛文锡《茶谱》曾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

年,新化县委、县*府把新化红茶产业列为了重点农业产业,几年来,由于省、市、县的重点扶持培育,新化红茶产业已成为了新化一县一特、乡村振兴的重点扶贫产业。年7月,“新化红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在湖南省茶业博览会上,新化红茶获评“湖南十大名茶”。目前,新化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种茶专业合作社28个,茶旅文化持续升温,“新化红茶”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除了“新化*精”“新化红茶”,通过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白溪豆腐”“新化水酒”“新化糍粑”“新化豆干”“新化腐乳”等特色土货也打出品牌,走上消费者的餐桌,点亮贫困户的希望。

增强动力利益联结凝聚“智”与“志”

头雁振翅,群雁才能高飞,产业扶贫也是如此。

近年来,新化县涌现了一批产业扶贫典型,其中,湖南紫金茶叶有限公司通过“三二一”即优先聘用贫困户务工、优先优价收购贫困户鲜叶和农产品、优先帮扶个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元,到年为止。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苗木和肥料、免费提供培护管理技术,贫困户入股资金每年不低于10%的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模式。共带动渠江源村及周边7个村个贫困户、个贫困人口,助推了渠江源村“万亩茶园亿元村”“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发展。

油溪桥村通过*建引领、社户联结、“五统一”“五有”开发、“积分制”管理等模式,实现了由特困村向小康村的跨越,成为全国有名的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典范。

科头乡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以特色水果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为主的扶贫产业,实现了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

今年38岁的廖利华是科头乡汝溪村丽云山庄的员工,也是村上的贫困户。廖利华告诉笔者,因股骨头坏死,自己一直干不了重活,丈夫去年心肌梗塞,高额的医药费加上两个孩子的学杂费,让家里一度揭不开锅,家人们常常以泪洗面。“不过现在好了很多,丽云山庄离家只有米,工资收入一年差不多有2万块钱。老板很照顾我,还带我种了3亩多桑葚,种植收入一年也有万把块钱。”

把产业扎在家门口,实现人不出村,在家脱贫。如今的新化,几乎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以上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像廖利华这样受益的贫困户数不胜数。而这都是得益于新化县利益联结的产业扶贫机制。

为促进“千企帮村万户联社”产业帮扶工作,新化县除兑现胜利的奖补*策外,对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按照其带动贫困人口数量给予1:1、1:0.8、1:0.6的配套奖励。让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部建立了如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资产收益、务工等利益联结关系,形成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覆盖带动新格局。

“利益联结,让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既给企业、合作社创造发展条件,又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中找到位置。”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通过*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帮扶等举措,引导企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建设产业园区,给农村‘造血’。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企业、合作社的发展,每个贫困户都有包括扶贫贷款、上级扶贫基金和扶贫补贴在内的财*资金,可以直接作为股金投入到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这样一来,企业、合作社能为后续发展‘蓄水’,贫困户也能实现生产‘得现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实现良性循环,产业扶贫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发展旅游绿水青山成为“摇钱树”

梯田长如带、弯如月,漫山遍野,层层叠叠,曲折有致。云雾似河流一样在山间流淌,给村庄轻轻披上一袭若隐若现的白纱……初冬时节,新化县水车镇紫鹊界梯田宛若仙境,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看着如织的游人,民宿“老牌紫鹊楼”的主人杨远民脸上笑开了花。

杨远民是紫鹊界的外来媳妇。“刚嫁到紫鹊界的时候,这里好穷,梯田里干活好累,赚不了几个钱。那时候啊,看着这梯田就愁。现在好了,紫鹊界出名了,我做民宿一年可赚三四十万,日子美美的。这些梯田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越看越美。我们家就是住在图画中呢。”

紫鹊界梯田是农耕文化的杰出作品,是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深山贫困村庄,到声名鹊起的旅游网红打卡地,紫鹊界梯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并由此稳步踏上脱贫致富路。

“梯田自年正式开园后,很多之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回乡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目前全镇民宿约有家,房价在至元之间。旅游旺季,客房天天爆满。村民只要勤快,都能达到小康。”水车镇紫鹊界村*支部书记罗铁平介绍说。

紫鹊界只是新化县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新化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1处、国家级旅游资源8处、省级旅游资源17处。近年来,新化坚持“旅游立县”战略,按照“全景梅山、全业融合、全民共建、全域共享”的理念,紧紧围绕“脱贫转型、富民强县”目标,努力开展旅游行业扶贫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全域旅游扶贫的新路子,鼓励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村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将乡村旅游打造成能脱贫、可致富的优质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幸福引擎。

为了有效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为贫困人口拓宽创业、就业、增收平台,年-年,新化县共安排财*涉农统筹资金万元用于扶持向北村、下团村、油溪桥村、粗石村在内的68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扶持建设油溪村等11个小型游客服务(旅游咨询)中心、*古村等22处旅游厕所、向荣村等4个自驾车营地、龙湾村等11个旅游停车场、芭蕉山村等21处游步道、晚坪村等23个观景亭以及多余处大小标识标牌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渐完善的配套服务,让游客“走得进、留得住”。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金周期间,新化县累计接待游客.09万人次,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5亿元。

据新化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全县通过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预计带动户人贫困人口受益,直接或间接带动人脱贫致富,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增加约余元,增加贫困人口就业约0余人,少数贫困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4万元。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一幅民富村美的锦绣画卷正在湘中大地缓缓铺开!

本版图片均由新化县委宣传部提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