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病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王秋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很了不起新京报
TUhjnbcbe - 2024/7/29 18:0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30/6755272.html

王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年,31岁的王秋奋战在抗击非典的急诊一线。当年,医院因非典疫情遭受“重创”,两人殉职。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她没有退缩,毅然报名成为首批支援武汉抗疫的国家医疗队成员,与同行一起,抢救患者生命。

在急诊的工作,每天经历诸多生死,有因医学发展水平受限而解决不了的遗憾,也有奋力一搏抢救成功的喜悦;有因患者不理解而带来的委屈,也有发自患者真心的称赞。历经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王秋始终坚守在急诊一线,不曾退缩,不曾畏惧,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以追求极致的护理要求,为打造一支优秀的医院护理团队倾尽心力。

王秋说,护理工作需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年,21岁的王秋在医院实习结束后,选择进入急诊,这里每天经历着生死,充满挑战。10年后,她迎来一场挑战。在这场挑战中,有的同事病倒了,留下后遗症;有的同事则永远地离开了大家。年,肆虐的非典让医院自建院以来首次停诊封院,93名医护人员感染。其中,王秋所在的急诊科62人中就有25人感染,两人殉职。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王秋看到武汉同行如同当年自己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时,她毅然报名加入国家医疗队,奔赴武汉一线参与抗疫。虽说也曾情绪沮丧、低落,但一个个病人的出院,让她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她说:“能够与死神斗争,抢回病人的生命,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儿。”

非典抗疫同事倒下了,我们仍要坚守

17年来,当丁秀兰、王晶的名字再被提起,王秋记忆深处的那段不愿回想经历被挖出来时,眼泪止不住地滑落下来。

年,医院还没有发热门诊,作为一家有着85医院,医院的门诊量、住院病人、急诊病人数量均在北京位列前三。当时,医院没有设置防治传染病的感染科,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急诊病人越来越多,医院在年建成急诊留观室,多的时候容纳60多个病人。因内部无窗,只靠顶部换气扇透气,这样的“天井病房”让医院在非典期间成为重灾区,从院内确诊第一例非典病人到全院封院,不到一个月时间。

“年,发热病人较多,那时没有发热门诊,所有病人都来急诊。”王秋回忆,当时接诊的第一位非典病人是一位老奶奶,因呼吸困难进入抢救室,住在2床。

作为一名非典死者的家属,医院拒收的老人不得不隐瞒非典接触史。那是王秋和护士王晶共同护理的病人,医护人员们用的还是棉纱口罩,需要下班后自己清洗,老奶奶的化验结果也不像现在能很快地出来。

急诊留观室的4名护士,在院内第一例非典病人确诊后的第三天同时发烧倒下了。“那天,同夜班的王晶说感觉有点冷,我发现她发烧后,马上给她铺好床,让她好好休息,帮她进行相关的治疗。却不承想,王晶病倒后,便再也没有起来。”王秋说,还有一位同事,下夜班跟她一起吃早点时,提及自己有点不舒服,可能病了。王秋剥好鸡蛋,让她赶紧吃点,补充一下营养。第二天,这位同事也无法再继续上班。

“身边的同事一两个病倒了,那种紧张的心情还比较容易缓解。当十几个二十几个都病了时,真的会恐惧、不安。既心疼病倒的人,也害怕下一个就是自己。然而,看着患者期待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必须坚守在岗位上,为他们服务。”王秋坦言。

为王秋做出表率的是在那场抗疫中去世的急诊科副主任丁秀兰、护士王晶以及一个个坚守在岗位上的同事们。丁秀兰是急诊科的党支部书记,经常与王秋做思想上的交流,两个人感情特别深;王晶则是王秋的老师,言传身教地带着她成长。

丁秀兰和王晶不幸离世,被非典病毒感染后康复的同事们身上留下“肺纤维化”、“股骨头坏死”、“疼痛”等各种后遗症,这段往事在17年中被尘封,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再次被揭开。那道留在心里的伤疤依然会痛,以至于回忆起来禁不住泪流。这段经历并未阻止王秋再上抗疫前线的脚步,她,又出发了。

新冠抗疫全身而退不再留遗憾

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向全国蔓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新增了《众志成城抗击肺炎》诗朗诵。当主持人向奋斗在一线的天使们致敬时,王秋心中的感触油然而生:“他们也和我们当年一样,人员疲惫、资源匮乏,但依然在坚守。”

1月25日,大年初一,王秋正在值班,医院要派出一支队伍支援武汉时,她报名了。“我经历过非典,有经验,能保护好自己,也能为护理好患者出一份力。当年,我们举全院之力抗击非典,这次是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疫情。”王秋说,报名时,她没有告诉摔伤后卧床的母亲,也没有告诉儿子,只给丈夫打了个电话,说“我要去武汉了。”17年前,夫妻俩共同奋斗在抗击非典一线,在各自的岗位守护一方;17年后,他们又要因为新的疫情而坚守。电话里,王秋听到了意料中的支持。次日一早,医院集结,医院组建的援鄂医疗队作为第一批派出的6支国家医疗队之一,紧急奔赴武汉。

抵达武汉时正是深夜,窗外飘着零星的雪花。乘坐大巴去驻地的路上,只有一辆辆警车在飞驰。这座曾经繁华热闹的大城市,如今的萧条让人霎时生出一种凄凉感。刚上车时还有人在说话,后来都沉默了,有队员在窗户上默默写下“武汉加油,人民必胜!”

也是这一天,王秋22岁的儿子才知道,妈妈说的参加抗疫去的是武汉,而不是在北京。电话接通后,王秋抢在儿子之前先说:“妈妈没事儿,照顾好奶奶,这个任务落在你身上了,你也要少出门,保护好自己。”

王秋在武汉抗疫一线。

作为首个进入病房的医疗队,1月28日,医院援鄂医疗队第一班的12名医护人员开始了紧张的救治工作。第一天,病房就收治20多名患者,几乎要收满了。王秋为每一位队员检查了防护穿戴情况,作为有过抗击非典疫情经验的资深护士长,她更懂得医护人员防护的重要性。

在第一批12名队员转身进门的瞬间,背后传来的是一声声“加油”。口罩、护目镜、多层手套、防护服……层层防护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护目镜上的雾气模糊了视线,有人手指甚至被手套勒得不供血,有人因为憋气难受而恶心头痛不舒服。作为护士长,王秋在护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大家做好防护用品的准备和处理工作,避免因防护装备问题导致医护人员身体不适而无法工作。

作为组长,王秋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带好团队,在防控知识、管理、病人照护方面让大家不断提高。工作中和休息之余,王秋紧绷的神经没有一刻放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提前考虑,不断提醒和强调。“这一次,我们医疗队人没有一个感染,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大家都健健康康地回来了。”王秋笑着说。

“看着他们回家团圆,感觉真好”

其实,在中法院区接收病人的最初几天,王秋的情绪比较低落。感染的人太多,很多病人都在焦急地排队等待入院,有的病症已经非常重,入院后几天一直不见好转,王秋心里很着急,感觉团队的努力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有的患者病重,情绪很急躁,呼吸困难离开氧气无法如厕,却拒绝导尿,加之方言难以辨识,在层层防护之下变得更加不清楚,“沟通真的太难了!”王秋说,“一定要想办法不增加他们的痛苦。”

王秋始终坚信,只有把护理做到前面,才不会让问题发生。医院中法院区有位离不开无创呼吸机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护理他的一天早上,王秋鼓励他:“吃点饭,才能有力气增加战斗力。”她不厌其烦地协助患者摘下面罩吃一小口,戴面罩呼吸,再吃一小口,再戴面罩呼吸,就这样慢慢地协助他吃饭,并嘱咐“有问题你就伸手示意”。当看到患者把手伸起来时,她本以为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却看到那竖起的大拇指,听到了面罩下艰难吐出的两个字“点赞”。“呼吸这么困难的人,还要给我点赞,这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这个“点赞”,给了王秋莫大的动力去更好地护理患者。

2月2日,中法院区迎来了首例患者出院。王秋依然记得,她同样是一名护士,来的时候病情很重。那一天,这位护士拉着王秋的手求合影,王秋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她说,看到这名护士的康复,开始看到了希望。

还有那位总是把“感谢”挂在嘴边的老爷爷,每次只要他们进屋,老人就会说“感谢”,在他出院时,还特地为医护团队写了封感谢信,并邀请他们一定要来武汉玩。每送走一位病人,王秋他们都会在第一道电梯口为他们消毒,并帮他们按开电梯门,在门关上之前,挥手道别,祝福他们好好休息。“我最开心的就是送病人出院,虽然送走一个还会再来一个,但看着他们出院回家团圆的感觉真好,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说这话时,王秋的眼睛笑成了弯月。从1月28日中法院区新冠病房正式接收病人,到4月6日医院援鄂医疗队返京,他们一共护理了多位患者。在他们离开前,医院已经关闭,这说明感染的患者越来越少,这让王秋打心眼里高兴,“就跟打了胜仗似的。”

用专业“武装”自己,将护理做到极致

“在我眼里,王秋是一个特别勇敢无畏的人,17年前,医院封院后,居家隔医院支援,表现可圈可点。”在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孙红的眼中,王秋毕业来到医院至今,一直是个特别积极阳光向上的孩子,对于责任和担当,有清楚的认识。17医院支援时,除了上班时护理病人,她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去护理丁秀兰、王晶等同事,把他们家人带来的问候送到病床前。“她在专业上很强,无论是照顾上呼吸机的患者,还是其他类型患者,都没有问题,胆大心细,在救治患者过程中,经常能注意到别人忽略的细节问题。”孙红说,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对事情不了解,心里没底才恐惧。而王秋之所以勇敢,是源于她在专业方面的底蕴。

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技术进入临床,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摸索。在新的知识、技能及医疗仪器应用于临床前,王秋会主动学习,自己先弄明白后,制定流程,再为科室培训,指导其他护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些抢救技术、CPR、除颤仪的操作等,我已经练习了无数遍,在脑中形成了记忆,条件反射性地就能知道该怎么做。”在去武汉时,她就坚信,从非典中走过来的自己,一定能带领大家把防护做到位,护理好患者,保护好自己,而她,的确也做到了。

王秋不仅在岗位上把护理工作做到极致,也以教师的身份,将这种工作态度传播给了更多的护理人员。作为北京市急诊专科护士基地首批培训教师,医院、社区进行培训,把工作岗位上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年轻的护士们。她还参与编撰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急救护理学(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基础护理技术规范》及《急危重症护理技术规范》等。

平时在急诊奔忙的王秋,闲下来时喜欢安静地看看书,不断提升自己。她也会抽时间锻炼身体,因为急诊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意识到,必须增强体质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在北大医院门诊楼右侧,立着一座丁秀兰的雕像,上刻四个字:“精神永存”。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王秋不断前行,她说,要把毕生所学传授给急诊科的护士们,希望大家坚守在这个繁忙的护理岗位,继续与死神抢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为自己的这份职业而自豪。

新京报:你觉得在完成自己的成就中,如何呈现匠心精神?

王秋:护理工作需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对待患者,尤其是遇到抢救患者时,必须争分夺秒。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摸索,让护理知识和技能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与死神抢时间。

新京报: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

王秋:我这人比较爱管闲事,总希望能帮助别人,也正因为这种性子,才愿意待在急诊,这是我内心坚守的“善良”。在工作中,我会让自己在专业范围内做到“博学”,要求自己学而精,才能指导好其他人。

新京报:什么时候是你认为最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王秋:最艰难的是“非典”的时候,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恐惧、心疼、遗憾,各种情绪交织。如今,不论生活还是工作,我都不要有遗憾,这种信念支撑着我的一次次坚守。

新京报:你希望未来还取得怎样的成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王秋:其实我没有特别大的抱负,就是想尽我所能,带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的团队,身体上健健康康,工作中不让他们受委屈,让他们能够愿意坚守在护理岗位上,我会把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

新京报:你感觉你获得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王秋:这次去武汉抗疫,我收获了很多的战友情,不光是我们的团队,还有医院的同行们,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也和患者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们的肯定,让我知道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新京报记者王卡拉图片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吴江摄

编辑岳清秀徐晶晶校对翟永军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秋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很了不起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