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分型及治疗
来源:上海六院骨科欧阳元明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分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畸形严重程度的分类,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年,美国医生Crowe等根据X线片测量股骨头移位的距离与股骨头及骨盆高度的比例,将髋关节发育不良分为四型:
Ⅰ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不到50%或骨盆高度不到10%;
Ⅱ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50%-75%,或骨盆高度的10%-15%;
Ⅲ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75%-%,或骨盆高度的15%-20%;
Ⅳ型:骨头移位超过股骨头高度的%,或骨盆高度的20%。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Crowe分型方法简单实用,具有较高的量化成分,可对不同术者、不同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故现已被大多数学者和医生采纳使用。
不管是何种分型,哪怕是Ⅰ型,病变可能也会逐渐发展,随着年龄增长,髋臼状况不断发育、发展,最终可能也会变成Ⅳ型,髋臼指数不断增高,所以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在婴幼儿时期早期筛查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1、如果是婴幼儿,早发现早治疗是其基本原则,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可以保守治疗,改变幼儿姿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先天性发育不良。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就需要借助支具等来治疗了。1岁以上宝宝发现先天性髋关节发育问题,根据患儿病因及疾病程度的不同,可以采取保守疗法,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等。治疗原则以中心复位并维持复位,防止股骨头坏死,可以选择闭合复位,夹板固定,夹板可以使宝宝的髋关节保持正确位置,正常发育。
如果髋关节的问题直到宝宝开始走路后才发现,可能会需要用石膏固定的方式固定髋关节,使股骨头固定在球窝状的关节里。或者进行手术治疗,把股骨头安全置入髋臼内,手术后宝宝也需要石膏固定,或者医生在患儿腹股沟处做一个小切口来放松肌腱。发现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宝宝,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矫正处理,并且最好在二周岁前完成治疗。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治疗,都需及时复查,以达到髋关节发育治疗的最佳效果,从而保证髋关节正常发育。
2、对于成年人,早期的髋关节半脱位,可以给予截骨或支具治疗。如果髋关节已经发育成熟,出现了脱位或者半脱位的情况,此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晚期的患者,如果出现继发性骨关节炎等情况,疼痛明显,必要时可进行全髋关节的置换手术。
髋骨发育不良矫正具体根据严重程度和年龄,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不同的方法。
欧阳元明(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