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病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北极村的光明使者
TUhjnbcbe - 2025/8/4 18:53:00

黑龙江日报4月17日讯北极村,祖国的北极,更是国网的北极。在这个中外驰名、极冷最北的小村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供电公司漠河北极村供电所仅有的两名员工被称为“中国北极最强大脑”。他们的绝活相当的“硬实”:辖区内户居民用户、户商业用户、83户企业用户的位置、电缆的走向、新旧配电箱的位置、环网柜的位置、任何变台的名称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张口就来;每接到一个报修电话,他们凭借着“最强大脑”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服务,用5分钟供电服务圈,做好服务工作。

北极村供电所吕建生和王少亭用真情服务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取得了10年服务零投诉,10年保电零失误的业绩。

不断刷新“零投诉”记录

做成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十几年的服务“零投诉”,难的是要扛得住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要扛得住平均每年80次抢修、40次保电,还有日常的线路维护、巡视、售电工作。

在供电所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有两本工作日志,一本是抢修日志,一本是困难户档案。

翻开厚厚的工作日志,一年中最多保电任务高达34次,看看他们的工作日志就知道有多忙了:年5月14日处理了老街基14户居民没电,主电缆短路,处理完毕;5月15日景区电瓶车充电房停电,由于电缆掩埋的太浅造成车辆刮断现象,处理完毕;5月16日21:50时圣诞村由于雷击导致导电事故发生,造成8基木杆8个高压立瓶击穿,一直忙到天亮,处理事故完毕。第二天又进行超高树砍伐……累计消除故障隐患大大小小的70余次。

每次抢修或者完成工作任务后,两个人都会坐到一起再次研究今天的问题出在哪,抢修还有哪里可以改进,今后如何提高效率。一次次的用心,一点点的积累,正是这种坚韧和坚守,10年磨一剑,国网速度终于练成。

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吕建生和王少亭刚坐下要吃饭,电话铃声响起。

“吕哥,我家饭店停电了,也不知道啥原因,好几桌游客都等着呢,急死我了!你知道我家位置吗?”

“知道,我们马上到。告诉游客别着急。”

放下电话,吕建生和王少亭穿上厚重工作服就出发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来到了饭店。当时有30多名外地游客大呼惊讶,北极村供电服务怎么速度这么快?

到达现场后,经过检查发现主房有电,去往餐厅的线路没电,判断应该是大雪把线路压断了,而这段线路属于用户自维。按理说,这不是供电部门的责任。

但看着游客焦急的神情,吕建生和王少亭更急。经验比较多的王少亭说:“安全第一,这平房房顶都是铁皮,还有一层近20公分的积雪,咱俩必须得上房了。”

吕建生看看随身的工具包,想到了办法。

他们把安全绳拴在了自己的腰上,登着梯子上到房顶,安全绳另一端让几个壮年人拽着。

室外气温已经达到零下40多度,而且脚下踩的是铁皮上的积雪,就是一个字“滑”。

吕建生边慢慢地行进靠近折断的电线,边拽着有股骨头坏死腿脚不好的王少亭,一步一个趔趄地“出溜”找到了断点。他俩毫不迟疑的脱掉手套,冒着零下40多度的寒风徒手接电线,用东北话说:手瞬间就被冻得像猫咬似的。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这精细的活,两人一边接线一边不停地搓手哈气,原本两分钟的活因为冷用了5分钟。随着最后一个接线动作的结束,屋里的电灯亮了,游客们不禁为他们鼓掌。

一位湖南游客说:“我们全副武装站在室外都冻得直跺脚,你们的手铁打的吗?让我看看你们的手冻伤了吧。”

如今,祖国最北供电所里的两位供电人,他们为北极村的户常住人口和旅游者们用心服务,他们的供电服务已经融到这个小村落的每一个角落。村民说:“有了这身国网蓝,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他们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国网人。”北极村更是保持了10年服务零投诉、10年保电零失误,他们已经与北极村血脉相连,已经成为北极村村民的亲人。

绘成“最强大脑记忆图”

“老王,天天拿着你的神秘武器,神神叨叨地干嘛呀?”

“班长,我这没几年也快要退休了,就是想把自己记忆中的线路、设备、用户位置什么的画成线路图,咱们干工作也得讲究科学高效啊,有了线路图,以后再来的同事工作会很方便,故障报修能节省不少时间呢。”

“这是好事呀!你应该早就告诉我,我也会全力配合你的,做好你的后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咱俩也献一份大礼!”

有了想法,王少亭就开始着手准备,白天他正常上班,对于不太确定的用户每天上班之前提前去进行确认。

起初,王少亭想着把图绘制到纸上,可转念一想,如果有变更的话在图纸上再涂改,时间长了,图纸易损坏还不易于保存。还是在电脑里画图更好,既方便修改又易保存。

对于50多岁的王少亭来说,平时用电脑看看新闻、查查资料还可以,可是设计表格还是有难度的。他和班长吕建生用起了“笨方法”反反复复琢磨、推敲,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双镜合一”对着电脑反复研究,常常是一画就到后半夜。

就这样,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反复的绘制、修改,北极镇内第一个10千伏电缆线路图、9个0.4千伏公共台区分布图诞生了。只要打开这个图,每一个企业用户、商业用户、居民用户以及每条电缆走向、每种设备的规格型号等都清晰可见,每条电缆、每家住户的位置都用不同的颜色描绘,随便说出一个位置或者一家用户名称,就能查到相关信息,为报修工作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现在,在王少亭和吕建生的努力下,中国最北“最强大脑”得以传承。今后,每一个供电所的职工手拿这份“最强大脑记忆图”就能为用户提供高效服务了,5分钟供电服务圈将不断刷新。

只为北极那片光明

吕建生的妻子董红,原在漠河县环卫园林大队工作。年为了支持吕建生的事业,为了让他安心在北极村工作,董红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把自己变成了农民来到北极村。回想起刚到北极村的情景,董红感慨万分。

“老吕不会做饭,每天线路维护,抢修任务又多,天天要是吃不上热乎饭,时间长了,我也怕他身体吃不消。刚到这时,一点也不习惯,周围也没有个朋友,真是挺难熬的。”

“这些年为了照顾老吕,其实最对不起的是孩子。”董红含着眼泪说。

年,为了支持吕建生工作,董红决定把女儿送到外地上高中,让孩子的姥姥去陪读。但是到高二时,董红的母亲患病无法继续照顾孩子。没有办法就让女儿一个人自立,度过了最艰难的高三。年,女儿毕业后,女承父业也成了一名供电员工。随着对供电工作的不断了解,女儿渐渐明白了“光明”对社会和百姓生活的意义,渐渐明白了父亲的坚守和付出。她分别给爸爸和妈妈发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极村的光明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