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不具有遗传特性,因而不是一种先天就患有的疾病。然而,一些遗传上的缺陷导致有一类人群患股骨头坏死的几率高于常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髋关节发育不良主要是髋臼的发育不良:髋臼平线、倾斜度大、对股骨头的包容不够,甚者呈半脱位或髋外翻,而股骨头发育多正常。也就是因为髋臼的异常造成股骨头坏死,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中年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发病常常是双侧。
病因病理1受力不均长期压迫股骨头着力点由于髋臼不能完全覆盖股骨头,髋臼包容占正常位置的三分之二,因髋臼不能形成包容股骨头,出现受力不均,局部受力即髋臼上缘与股骨头接触处为着力点,由于长期负重摩擦,导致股骨头着力点下方骨小梁反复骨折塌陷,软骨下骨骨质密度增加,变硬,骨小梁增粗成象牙质改变,引起股骨头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坏死。
2营养障碍,血运减少因股骨头包容不佳部分股骨头和关节囊摩擦,牵拉,致滑膜增厚,关节囊损伤,这样一方面是滑膜分泌物减少,导致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另一方面血运减少而加重了股骨头软骨股小梁的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关节压力增高,导致软骨软化,骨组织出血水肿,缺血,从而引起骨坏死。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在45-55岁之间,女性多见,婴幼儿期有髋发育不良病史,有时因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视。主要症状为髋关节疼痛,有时并向膝部放射,逐渐加重,活动时明显,休息后好转,严重时休息亦痛,跛行,逐渐加重,功能障碍,严重者关节出现屈曲、外旋和内收畸形。
X线表现髋关节呈半脱位状态,髋臼浅,髋臼上缘硬化,晚期有骨赘生成。股骨头与髋臼上缘接触可见硬化带,囊性变,严重者股骨头变扁塌陷,股骨颈变粗,变短,关节间隙变窄,出现骨性关节炎表现。
髋关节包容不良鲁教授着重介绍保守治疗还包括限制负重,减轻对股骨头的压力防止塌陷;牵引疗法,缓解软组织的痉挛,矫正部分畸形,减轻关节内压力,增加股骨头对髋臼的包容。
功能锻炼对于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有良好效果,提倡不负重及保护下适量负重相结合,减少髋关节大范围活动,注重髋部周围肌肉力量锻炼,特别是外展肌训练,有利于髋关节稳定。
对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股骨头坏死还是遵循总的治疗原则: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股骨头血供充足、骨质得以修复为目的。采用以外敷膏药为治标、内服纯中药为治本,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及特定功能锻炼,坚持治疗就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温馨提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能在新生儿期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特别是若能在9个月以前得以治疗,多数可治愈。早发现进行预防是关键!
①婴儿不要使用绑腿式的“蜡烛包”,给髋关节和膝关节都有一定的自由伸展空间。可使用“蛙式抱法”,将孩子两腿分开骑跨在家长腰部。
②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相对宽松的安全座椅使宝宝双腿可以分开,髋关节也可以更接近功能位,有利于髋关节的发育。③对于状况轻微或是早期发现的孩子,可以通过穿双层尿布,将骨头调整到原位,若稍微严重才需要穿复健用的吊带。④可以用游蛙泳的方式进行锻炼。
鲁周同教授团队在深入发掘中医药理论精髓和特色疗法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优势,积极探索股骨头保髋治疗上的新方法,不断对已有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筛选,逐渐形成一套针对股骨头坏死根源,行之有效的中医修复疗法——“鲁公·活血生骨”疗法,适合于股骨头坏死各期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