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病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局部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初探
TUhjnbcbe - 2021/4/23 1:29:00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8321.html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难治性疾病。研究表明系统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同时又有研究指出低浓度唑来膦酸有促进成骨的作用,然而目前对局部应用低浓度唑来膦酸治疗骨坏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中心探索局部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为临床上应用此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寻找开展局部干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新技术,提高保髋手术的成功率。

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评估局部应用负载低浓度唑来膦酸的羟基磷灰石治疗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疗效,为临床上应用此方法治疗骨坏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寻找开展局部干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新技术,提高保髋手术的成功率。

2.研究方法

选取清洁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将兔子分为三组,每组15只兔子。

模拟股骨头坏死经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手术(lightbulb手术),对兔一侧股骨头制成股骨头坏死骨缺损模型,造模后根据分组情况对骨缺损进行回植。

在手术后第2、4和8周,每组分别随机处死5只兔子,对股骨头行大体组织观察、HE和Masson组织化学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形成标记物与骨吸收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3.研究结果

大体组织学观察显示,联合组股骨头骨缺损修复程度明显强于模型组和羟基磷灰石组。

显微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显示联合治疗组在手术后4周时股骨头内骨小梁、骨基质和造血组织形成情况明显强于羟基磷灰石组与模型组。

免疫组织化学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手术后4周时骨形成标记物与骨吸收标记物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羟基磷灰石组(P0.05),然而骨吸收标记物的染色强度显著低于模型组与羟基磷灰石组(P>0.05)。

4.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显示在股骨头坏死骨缺损模型内局部植入负载低浓度唑来膦酸的羟基磷灰石不仅可以有效的抑制破骨而且还可以明显局部干预促进成骨,显著促进股骨头坏死骨缺损修复,为临床上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未来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技术、新方法。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局部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