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李梦瑶
通讯员林小丹
4月20日,屯昌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北侧,机械轰鸣、工人往来间,一条长3.4公里、宽26米的园区大道轮廓渐清。
“*府把路修到了‘家门口’,这下我们的人员往来、货物运输也跟着顺畅了起来。”得知园区大道有望在今年5月中旬实现功能性通车,在园区大道沿线投资建设海南南药制药项目的海南太极海洋药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直言,这无疑为推动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再添动力。
从路网交通到教育、医疗资源,基础设施与功能配套是否完善,既关系到招商引资的硬实力,亦是衡量民生温度的重要标尺。
屯昌县屯城镇路网建设日趋完善。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以强基础、补功能、提品位为总体思路,近年来屯昌加快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正切实增强城市承载力与产业要素集聚力,加快建设承北对南、承东对西的中部重要门户枢纽。
打通“断头路”城市交通更畅通
最近这几天,沉寂6年之久的屯昌县昌顺花园廉租房连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即大华路)现场又重新热闹了起来。
这是一条全长不过余米的市*道路,连接环东一路与昌盛路两条城市主干道。该项目于年12月开工建设,原本预计年即可竣工。然而因工程红线范围内5间民房征收拆迁未果,致使项目施工到一半,之后便一直处于“断头”状态。
“我们站在家门口都能望到环东一路,可车就是开不过去。”家住附近的居民张女士说,往日他们如果需要开车从昌盛路至环东一路,还得绕个大圈,出行存在较大不便。
为破解这一群众出行难题,今年3月,屯昌多个部门组成攻坚小组,就民房征收拆迁问题与相关户主进行协调与沟通。“不到半个月时间,相关户主均同意征收方案。”屯昌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学武介绍,目前施工受阻路段正在进行路面破拆,预计今年7月底即可通车。
4月19日,大华路施工现场,机械声轰隆间,工人们完成土石方开挖,正忙着铺设雨污水管网。“盼了好多年,终于盼到了。”眼看这条昔日的“断头路”一天天变得宽阔平整,张女士的心结终于得以解开。
医院新院区,工作人员操作生化免疫流水线设备。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就在不久前,位于屯昌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北侧的园区大道也重新“动”了起来。
“同样因征地拆迁问题,该道路工程施工进度一度卡壳。”屯昌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光帆介绍,该县结合能力提升建设年暨深化拓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于今年3月由多部门配合形成合力,仅用3天时间便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目前,受阻路段正在进行沥青摊铺,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从大华路到园区大道,一条条“断头路”“瓶颈路”被打通延伸,既是民心所盼,也是发展所需。
“只有织就一张体系完整、四通八达、连接畅通的一体化城市交通运输网,才能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促进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屯昌县发改委主任李恺介绍,目前产城融合示范区内已建成屯昌大道、工业三纵路、滨湖一纵路等5条道路,再加上即将通车的园区大道,大大满足了入驻企业的便捷出行需求;与此同时,育新路改扩建工程、疾控中心南侧市*道路、锦绣小区至环西路连接道路等城区市*道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屯昌县屯城镇大同小学田园课程基地,老师指导学生观察芋头叶片的纹理。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值得一提的是,屯昌加快推进路网建设之余,也正将其与城市功能布局相结合——
充分利用县城环西路的区位优势以及土地、河流资源,在周边合理布局并推动县融媒体中心综合楼、县*务中心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屯昌“会客厅”;充分发挥县城环东路人社、房产、公积金、居委会社区等部门与单位集聚的优势,结合智慧监管、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该区域的“城市治理”功能。
织密“民生网”教育医疗双提质
通行无阻、辐射相接的交通路网逐步撑开屯昌县城的“强韧骨架”,而在这片得到高效拓展的城区发展空间中,教育、医疗等民生配套同样实现“大跨步”。
今年1月,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养生于医院新院区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府财*投入多万元购进种新设备,其中不乏64排CT、DR、彩色B超等进口设备,结束了我院没有先进医械的历史。”医院医务科主任*伟初介绍,与此同时,医院“联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技术人员培养力度,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占地面积、床位数量、设备配置等方面一跃成为医院之最。
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很快让患者就诊呈现向基层回流的趋势。今年1月,医院门诊量达人次,同比增加32.94%。
这不,听说屯昌多了家“大医院”,家住邻县的病患王振文(化名)特地坐车赶了过来。“髋关节一直痛,连路都难走,过来后医生给我做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在日常生活根本不成问题。”欣喜于立竿见影的手术效果,不久前,王振文又特地介绍了一位股骨头坏死的亲友赶来接受治疗。
从一窝蜂往省城跑到“家门口”就医,类似的现象还发生在屯昌的中小学校园里。
年,家住屯城镇屯新村的王雯菲不再像往年一样去县城其他学校读书,而是转到了家附近的向阳中心小学第三校区就读。
向阳中心小学第三校区原本是一所叫迈敏小学的农村薄弱学校,学生考试平均分始终徘徊在及格线上下。直到年屯昌启动集团化办学改革,包括迈敏小学在内的16所中小学组建起5个教育集团,通过“强校+弱校”深度融合,让包括王雯菲在内的一批村里娃得以如愿在“家门口”上起名校。
教育与医疗是最根本的民生,围绕这两个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更多的举措仍在持续落地。
由于学位紧张,如今屯昌每年约有名初高中生源外流。为扩大优质资源供给,目前该县正抓紧启动大同中学改扩建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预计新添高中学位个,有效缓解生源外流、大班额现象。
与此同时,一张张规划设计图也已医院新院区将有的样子。“该项目选址产城融合示范区内,规划新建张病床,建成后将基本达到‘医院’服务能力要求。”李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前期设计阶段,接下来招投标工作也将马上启动。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可栖。”屯昌县委书记凌云表示,以完善公共设施、提升环境容貌、推进城市建设改造为重点,眼下该县正通过逐步配齐配强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要素,统筹推进县城中心城区和县城北部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新城协调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之间的良性互动。
(海南日报屯城4月25日电)
搭好桥梁“柔性引才”
“候鸟”人才发挥余热
海南日报屯城4月25日电(记者李梦瑶通讯员林小丹)4月20日凌晨5时,天色未亮,家住屯昌县城的徐先生医院新区赶去,“得早点过来排队,不然可挂不上杜医生的号”。
徐先生口中的杜医生名叫杜玉山,是一名曾医院、现已定居屯昌的退休老中医。由于小区里住的多是来自各地的“候鸟”老人,闲不住的他又总爱义务帮忙把脉,一来二去便成了小区里的名人。
去年年底,小区“候鸟”人才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提出医院新区医疗人才短缺,这不禁与想要继续发挥余热的杜玉山一拍即合,爽快应下差事,“医院坐诊两天,能运用自己毕生所学的中医药知识帮到当地病患,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像杜玉山一样的“候鸟型”人才,如今在屯昌共有余人,遍布教育、医疗、文艺、水利等行业领域。
屯昌县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用好“候鸟型”人才,该县在“候鸟”集中居住的社区设立人才工作站,通过入户寻访、网络登记等方式定期进行摸底排查,建立起有服务意愿的“候鸟型”人才资源库与人才供需目录,积极牵线搭桥为其寻找“婆家”。
为“候鸟型”人才提供施展所长的舞台之余,屯昌也力图让他们住得更舒心。
据悉,在屯昌被确定为名誉校长、名誉院长、名誉会长或名师讲堂、专家门诊成员的“候鸟型”人才,可享受子女入学、落户等相关优惠*策;参与各类教育培训、业务辅导的“候鸟型”人才,可参照现有办班培训标准予以补助。
红旗中学教学综合楼
预计今秋投入使用
海南日报屯城4月25日电(记者李梦瑶)连日来,尽管雨水不断,位于屯昌县城双拥路的红旗中学教学综合楼项目施工现场依旧一片紧张忙碌。海南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60余名工人分工协作,正忙着进行脚手架搭建、涂料搅拌、墙面批荡等工作。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下学期开学,我们按照‘晴天室外干,雨天室内干’的思路,灵活有序调整施工作业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最大限度降低降雨等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施工现场负责人郭振涛表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室内消防、给水排水管道、电气化工程也均安装完毕,工程进度达75%,预计7月1日前整体工程完工,交付学校安装教学设施后,可于今年秋季开学后投入使用。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一栋5层高的教学综合楼以及室外球场、停车场、场地道路硬化、园林绿化等配套工程,建成后可提供多功能教室、实验教室、计算机教室和普通教室等教学用房,有效弥补红旗中学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